
【主要成分】 麻黃、苦杏仁、石膏、甘草。
【功能與方解】
麻 黃: — 辛、微苦,溫。歸肺、膀胱經。
功效:發汗散寒,宣肺平喘,利水消腫。 用于外感風寒、肺熱咳喘;該品能宣肺氣,開腠理,散風寒,以發汗解表。用于風寒外束,肺氣壅遏所致的喘咳證。能開宣肺氣,散風寒而平喘。與杏仁、甘草配伍,可增強平喘功效;
苦杏仁:— 苦,溫,有毒。入肺、大腸經。
功效:祛痰止咳,平喘,潤腸,下氣開痹。用于咳嗽氣喘。本品主入肺經。味苦能降,且兼疏利開通之性,降肺氣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達止咳平喘,為治咳喘之要藥。
石膏:— 辛甘,寒。入胃經、肺經。
功效:用于溫熱病氣分實熱的證候。中風寒熱,心下逆氣驚喘,口干舌焦,不能息,腹中堅痛,除邪鬼,產褥金瘡。除時氣頭痛身熱,三焦大熱,皮膚熱,腸胃中結氣,解肌發汗,止消渴煩逆,腹脹暴氣,喘息咽熱。用于肺熱喘咳,心煩口渴。常與杏仁、麻黃配用,以清宣肺熱、止咳平喘,如麻杏石甘湯。
甘草:— 甘,平;入脾、胃、肺經。
功效:益氣補中;緩急止痛;潤肺止咳;瀉火解毒;調和諸藥。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,堅筋骨,長肌肉,倍氣力,解毒。生用瀉火熱,熟用散表寒,去咽痛,除邪熱,緩正氣,養陰血,補脾胃,潤肺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
肺熱咳喘。證見發熱有汗或無汗,煩躁不安,咳嗽氣粗,口渴尿少,舌紅,苔薄白或黃,脈象浮滑而數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
馬、牛200—300g;羊、豬30—60g;兔、禽1—3g。(推薦量每袋拌料200斤, 下午集中使用。)
【 包 裝 】 500g/袋 × 40袋/件